手绘心迹——探寻创造之道
Click here to read in English
当我们的猫Budgie年纪渐长,无法再从卧室窗台跳到地板时,我们为它制作了一个小板凳放在窗边。Budgie只看了一眼小板凳,就立刻明白了我们的用意。它能轻松地从窗台跳到小板凳上,然后再从板凳跳到地板,通常还会伴随着一声轻柔的咕哝声。当它想从窗户出去时,就会重复相反的过程。虽然我们本可以使用家里已有的小板凳,或者买一个更漂亮的新板凳,但亲手制作这个小板凳赋予了它特殊的意义。这个小板凳不仅是为了帮助Budgie解决特定需求而精心打造的,而且每一锯、每一钉都充满了我们对它的爱意。
我之所以回想起这个故事,是因为学生们经常问,当大部分工作都已经数字化时,为什么他们的大学还如此重视手工绘图和建模?
我向他们解释,手绘和制作东西都蕴含着情感品质。纸上的每一条线、每一个污迹,都是创作者留下的痕迹。经过岁月的洗礼,这些作品将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个性,就像签名一样,独一无二且难以复制。
这就是为什么在建筑学院的早期阶段,学生们会被要求制作纸板模型和原型,以及他们家具设计的微缩模型。学校深知这些实体物品的价值:它们具有存在感,可以摆放在工作室的桌子上,吸引路过的目光和评论。它们还具有重力感,就像它们在现实生活中所代表的那些建筑或结构一样。这些特性在数字模型或渲染图中是难以体现的。
我并不反对数字绘画和3D建模软件;实际上,我也经常利用它们制造模型、测试和修改。数字工具确实让设计过程变得更加便捷。然而,我认为在项目启动之前,我们应当先用纸笔来进行构思——展开一张大白纸,拿起一支马克笔或者铅笔,让思维随着手部的动作自由流淌。
使用铅笔在纸上与同事、讲师或学生研讨建筑设计往往比启动笔记本电脑更简单快捷,更即兴。我以前喜欢在办公室里逗我的后辈,手与大脑之间的联系远比操作鼠标来得紧密。(虽然是开玩笑,但其实我是认真的。)
为了强调我的观点,当我们用手完成日常琐事时,这些行为便获得了特殊的意义。例如,徒手吃饭除了填饱肚子,更是一种感官享受;为孩子们洗头发,或是轻轻擦去眼角的泪水,这些动作传递了我们的关怀与爱;亲手制作面包或用陶土塑造器皿,则留下了工匠技艺的印记。
多年以后,再次审视手绘图,你往往还能追溯创作的轨迹:笔尖犹豫时的深痕,以及改变主意时擦去的线条。而且,如果有意愿,你还可以继续完善这幅画——但这样的作品,只有原作者能够继续。
我在大学期间读到了Christopher Alexander的一篇文章;或许正是那篇文章激发了我为Budgie设计那个小板凳的灵感。
分享贴文